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八、星空中的诸星球
123.天堂里的人不仅能与来自这个太阳系星球的天使和灵人对话和交谈,还能与来自这个太阳系之外的其它宇宙星球的天使和灵人对话和交谈;而且,既能与那里的灵人并天使交谈,也能与居民本身交谈,不过,只能与那些内层打开的居民交谈;因此,这些居民能听到诸如天上来的那些话。人活在世上就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主允许他与灵人并天使交谈。因为就其内层而言,人就是一个灵。他在世时四处携带的肉体只是为了在这个终极气场,就是属世或尘世气场发挥功能而服务于他。不过,没有人被允许作为一个灵与灵人并天使交谈,除非他在信与爱方面能与天使相联;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拥有对主的信与爱。人正是凭对主的信与爱,也就是凭出自祂的教义真理和生活良善而与主联结。他只有被如此联结,才能免受地狱恶灵的攻击。其他人的内层则没有被打开到这种程度,因为他们不在主里面。这就是为何如今很少有人蒙允许与天使对话和交谈的原因。另一个明显证据是以下事实:如今几乎没有人相信灵人和天使的存在,更没有人相信他们与每个人同在,人通过他们与天堂相联,通过天堂与主相联。人们尤其不相信当人的肉体死亡后,他的灵继续活着,并且具有和以前一样的人形。
1673.“在亚特律加宁击杀了利乏音人,在哈麦击杀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击杀了以米人”表示虚假的说服或这类说服的地狱,主彻底击败了它们。这从“利乏音人”、“苏西人”和“以米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他们和前面(创世记6:4)提到的拿非利人(译注:Nephilim,经上或译为伟人、巨人)是同类;在解释那段经文(参看581节)时,已经足以并充分说明,“拿非利人”表示虚假的说服,或那些因确信自己的崇高和优越而视一切神圣而真实之物为毫无价值,将虚假注入恶欲的人;这一含义从那里引用的经文明显看出来(民数记13:33; 申命记2:10; 以赛亚书14:9; 26:14, 19; 诗篇88:10)。此处这三个民族和西珥山上的何利人表示虚假说服的不同种类,因为虚假的说服有许多种类,每一种都不同,这不仅取决于虚假,还取决于与虚假结合,或有虚假注入其中,或流出并产生虚假的恶欲。凡几乎不知道有诸如虚假的说服和邪恶的欲望这类事物存在的人,都不可能清楚明白这些虚假的说服是何性质;但在来世,这类事物却按照极其清晰的线条被排列成它们不同的属和种。
最可怕的虚假说服就存在于生活在大洪水之前的人,尤其被称为“拿非利人”的人当中。拿非利人如此之坏,以至于在来世,他们利用自己的说服夺走他们所遇到的其他灵人的全部思考能力。结果,这些灵人觉得自己似乎几乎活不下去,更不用说能思考任何真实事物了。因为如前所示(315, 549, 969, 1390-1391节),在来世,所有人的思维都被共享、交流;因此,当这样的说服流入时,可以说它不可避免地扼杀其他人所拥有的全部思考能力。这些就是主在童年初期所争战并击败的难以形容的可怕民族;除非主通过降世战胜他们,否则今天没有一个人活在这个地球上,因为每个人都由主通过灵人掌管。如今这些拿非利人因其幻觉而被看似一块雾石的东西四面包围着,他们不断努力从这雾石中上来,但均未得逞(参看1265-1272节,以及前面其它许多章节)。以赛亚所指的就是他们和他们的同类:
死人必不能再活,利乏音人必不能再起。因为你已察罚他们,毁灭他们,抹除对他们的所有记忆。(以赛亚书26:14)
诗篇:
你为死人行奇事吗?难道利乏音人还能起来称赞你吗?(诗篇88:10)
“死人”不是指死人,而是指被诅咒的人。
如今有些人,尤其来自基督教界的人,同样有说服,只是这些说服不如大洪水之前的人所拥有的那样可怕。有些虚假说服既占据人心智的意愿部分,也占据理解力部分,如大洪水之前的人的说服和此处由利乏音人、苏西人、以米人来表示的人的说服,它们属于一个种类。而有些虚假说服仅占据理解力部分,它们来源于在人的自我里面所确认的虚假原则或假设,属于另一种。后一种没有前一种那么强大,也没有那么致命;但在来世,它们仍给其他灵人带来很多烦恼,并在某种程度上夺走他们的思考能力。这类灵人只在一个人里面激起对虚假的确认,从而使人不可避免地视虚假为真理,视邪恶为良善。他们的气场就具有这种性质。一旦有真理被天使召唤出来,这些灵人就窒息并扑灭它。
一个人只需思考一下,他是否认为圣言的真理是虚假,并确认这一点,以至于看不到别的,就能发现这类灵人是否支配他。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十分确定这类灵人与他同在,并掌权。那些说服自己相信一切私人利益都是公共利益,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有助于公共利益,除非它也有助于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人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与这种人同在的恶灵会提供如此多的确认,以至于他看不到别的。这种视一切私人利益为公共利益,或伪装私人利益,使它看似公共利益的人在来世以同样的方式对待那里的公共利益。这就是与人同在的灵人的流注的性质,我从不间断的、活生生的经历中得以知道这一点。
9824.“以弗得”表那里外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内层事物就终止于其中。这从“以弗得”的含义清楚可知,“以弗得”是指外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以弗得”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亚伦的圣衣代表属灵国度里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神性真理(参看9522节);“以弗得”是这三样衣服的最外层;亚伦供祭司职分的衣服是以弗得、外袍和杂色内袍。最外在的事物不仅包含内层事物,而且内层事物还终止于其中。人体,因而众天堂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人体的各个方面都对应于众天堂。这同样适用于真理和良善,因为它们构成众天堂。
由于以弗得代表主的属灵国度最外在的部分,所以它比其余的衣服更神圣,它上面是含有乌陵和土明的胸牌,来自神性的答复通过乌陵和土明给出。最外在的部分之所以比内在事物更神圣,是因为最外在的事物包含在其适当次序中的一切内层事物。它以一种如此完美的外在形式和关联包含它们,以致如果最外在的事物被拿走,内在事物就会分崩离析;因为内在事物不仅终止于最外在的事物,还一起存在于那里。这一事实是能被那些知道连续事物和同步事物是怎么回事的人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按其适当次序行进并彼此跟随的连续事物仍一起存在于最后和最低层。以目的、原因和结果为例。在次序上目的是第一位的,原因是第二位的,结果是最后和最低的;因此,它们也一个接一个发展、行进。然而,原因同时显现在最后的结果里面;目的则如此显现在原因里面。所以结果是内层或在先事物的完成,内层或在先事物汇集在一起,并寄住在结果里面。
人的意愿、思维和行为也是这种情况。意愿首先到来,思维其次,行为最后。行为也是结果,结果则拥有共存于它里面的两种在先或内层事物。因为行为在何等程度上包含此人的所思所愿,内层事物就在何等程度上包含在一种形式和关联中。这解释了为何圣言说,人照自己的行为或作为受审判,这意味着他将照他的思维和意愿受审判,因为这些就存在于他的行为里面,如同灵魂存在于它的身体里面。由于内层事物共存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故可知,如前所述,如果次序是完美的,那么最后和最低之物就视为比内层事物更神圣,因为内层事物的神圣完整或完全地存在于它里面。
由于内层事物共存于最后和最低事物中,就像刚才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人的思维和意愿(或其属灵层面上的信和爱)共存于他的行为或作为里面,所以主爱约翰胜过其余的门徒,约翰也挨近祂怀里(约翰福音13:23; 21:20, 22)。这是因为这个门徒代表仁爱的行为(参看创世记18和22章序言,以及3934节)。由此也明显可知为何在一个完美次序中的最外在或最后之物比与它分离的单独的内在事物更神圣。因为当主存在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时,祂同时存在于一切事物里面;当祂存在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时,内层事物就一起被保持在其适当次序、关联和形式中,照主的美意而在祂的掌控和指引之下。这就是9360节所说的奥秘,如你所看到的。
这就是以弗得因是主的属灵国度最后和最低的部分而被视为比属祭司职分的其它衣服更为神圣的原因。因此,以弗得是大祭司的祭服,由金线在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和捻的细麻布中间织成(出埃及记39:3);但其余的祭司则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撒母耳记上2:18; 22:18)。这解释了为何“以弗得”表示一个祭司的全部祭服,又为何经上说他“穿着以弗得”,以此表示他是一个祭司(撒母耳记上2:28; 14:3)。这也解释了为何胸牌系在以弗得上,又为何通过上面的乌陵和土明给出答复。也就是说,这件祭服是主的属灵国度最低部分的一个代表;从神来的答复就呈现在最后和最低的事物中;事实上,它们经过了一个接一个的一切内层事物,在最后和最低事物中将自己表明出来,因为它们在那里终止。当祭司穿上以弗得时,答复就会给出,这一点从撒母耳记上(23:6-13; 30:7, 8)明显看出来,也可见于何西阿书:
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独居,无君王、无首领、无祭祀、无柱像、无以弗得、无家中的神像。(何西阿书3:4)
“家中的神像”表示来自神的答复,因为在过去,答复通过它们给出(撒迦利亚书10:2)。此外,在原文,“以弗得”一词源自“包裹一切内层事物”这一词根,这从这个词(出埃及记29:5; 利未记8:7)的含义明显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